解码香港金管局文件:稳定币监管背后的“严”与“活”
2025-08-01 10:11:07 /

撰文:David,深潮 TechFlow

香港正在加快稳定币立法推进速度。

7月29日,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咨询总结及该指引、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(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)》咨询总结及该指引,以及两份制度说明文件,为即将于8月1日生效的稳定币监管制度提供了详细的执行细则。

此前,香港立法会已于5月21日正式通过《稳定币条例》,建立了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制度。

从条例通过到配套指引发布,再到正式实施,香港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稳定币监管制度的"最后一公里"。

这么多文件,到底互相是什么关系?

从上可以看到,这套完整的监管体系由一部条例(稳定币条例)、两套指引(及其咨询总结)和两份说明文件构成,形成了从法律基础到执行细则再到操作指南的完整链条。

具体而言,整个文件体系包括:

  • 1部基础法律:《稳定币条例》(5月份已发布)

  • 2套监管指引: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、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》

  • 2份咨询总结:记录上述两套指引的公众咨询过程和金管局回应

  • 2份说明文件:《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》、《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》

其中,《稳定币条例》位于金字塔顶端,作为基础法律,确立了稳定币发牌制度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框架。两套监管指引位于执行层面,将条例中的原则性规定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标准和合规要求。这些指引具有准法律效力,持牌机构必须严格遵守。

咨询总结作为程序性文件,虽不具备直接法律效力,但记录了监管机构对市场意见的回应,有助于市场参与者理解监管意图和指引制定的考量;

两份说明文件则处于解释和指导层面,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制度理解和申请指南,帮助潜在申请人更好地理解监管要求和申请流程。

简单来说:

条例负责"立规矩"——确定什么是稳定币、谁可以发行、基本的监管原则等根本性问题;

监管指引负责"定标准"——具体的资本充足率、风险管理要求、信息披露标准等技术性规定;

说明文件负责"指路径"——如何申请牌照、过渡期如何安排、监管机构如何执法等操作性问题。

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:2500万港币门槛背后的"严"与"活"

本文链接:
- 链虎资讯

风险提示:
关于防范以“虚拟货币”“区块链”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——银保监会等五部门

免责声明:
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,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,鉴于中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,请中国大陆用户谨慎进行数字货币投资。